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第一千六十三章 做公益(1/4)

第一千六十三章 做公益(1/4)

    国潮1980正文卷第一千六十三章做公益前面说过,为回馈宁卫民第二次慷慨解囊把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买回,并无偿捐赠给市文物局一事。

    市文物局让宁卫民自己在琉璃厂选了一个空着店面,并且免费交由他来使用,以此作为褒奖。

    而宁卫民挑中的店铺,具体位置就在容宝斋对面。

    使用面积足有二百多平米,还是个复式结构的小楼,那是相当宽敞了。

    尽管在这个年代,国家对店铺租金有严格的价格限制。

    这个店铺文物局要是出租出去,顶多每月收取八百块钱的房租。

    尽管这个复式结构的小楼朝向不好,是个冬不暖,夏不凉的倒座儿房。

    但这样的店面毕竟是在热门商业区比较优越的位置,并不耽误做买卖。

    照样不是一般人能够问津染指的旺铺。

    只有国营单位才有资格提出承租申请,而且还得凭关系。

    要说句大实话,但凡这几年宁卫民没长进,还像他过去惦记秀水街和东华门夜市摊位时那样的贪心和市侩。

    他只要把这家店铺像切豆腐似的划拉成小块,然后当个二房东分租出去,就能让他每个月多出至少上万块的进项来。

    远比那些还在绞尽脑汁去找俏货卖的个体户要滋润得多。

    所以说,他这样的福气,还是相当令旁人眼馋的啊。

    一开始的时候,宁卫民其实真没想太多。

    他琢磨着既然琉璃厂的古文化街洋人多,建筑物格局又相近,就想着把这个二层小楼干脆开成惠文堂的分号。

    也像东京六本木的那家书店似的,以文艺咖啡馆的形势来招揽顾客,不显山不露水地把高端商品和那些艺术品卖出去。

    像什么东花市的料器、锦匣厂的绢人、工艺品厂的仿古瓷、煤市街街道的工艺品,还有美术院校雕塑系的学生的个人作品。

    用这些玩意“宰宰”那些慕名前来的外国游客,其实挺合适。

    顺便还能卖卖咖啡,做做简餐,在那些崇洋媚外,认为咖啡比茶好的“高等人”身上,额外捞上一笔。

    实际上,就连人事方面的问题他都想好了,根本不用费事从社会上公开招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