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第八百零四章 三老板(1/5)

第八百零四章 三老板(1/5)

    实话实说,这百分之五的股份虽然看着不多,但含金量可是实打实的。

    皮尔卡顿和宋华桂对宁卫民可没耍花招。

    他们绝不是像民国时期专营汽车的美国华懋洋行那样,为欺骗华夏买办,只给虚头股权。

    既看不了账目,无法充任董事,更没有任何凭据,只到时候拿红利而已。

    尤其按如今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的业绩来估算,这百分之五的股权,经济价值更是不菲。

    要知道,这一年下来,恐怕光京城一地的零售毛利就在一千五百万以上。

    这还是按公司没正式提价之前的营收数据来算的。

    要再加上京城工厂代工出口的大宗外贸业务和全国新开辟的沪海和花城的市场,怕三千万也有的。

    这样算下来,一百万的股本一年就能给宁卫民带来一百五十万的利润啊。

    放高利贷都没这么赚啊。

    关键是沪海和花城的市场还具有很大成长性,未来两地的专营店系统性铺开,很可能会追上京城的销售额。

    所以这样的股权激励,绝对是两位大老板为了留住宁卫民这个人才,以最大诚意给出的奖赏了。

    要按理说,宁卫民绝对应该感恩戴德,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才对。

    因为除了这份巨大的经济收益可期,这份荣誉和认可更加重要。

    想想看,在这样一个最早进入大陆市场,在官方民间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知名跨国公司里,短短几年内,他打工居然打成股东,谁能说不是一种职场奇迹呢?

    这足够为今后所有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们树立起一个事业上值得效彷的标杆了。

    也足以成为一种令宁卫民自己慰藉平生的事业成就了。

    相比较下,恐怕日后那头上嘴里喊着“我不是在为别人打工,是为自己打工”的唐骏,都不敢再承认自己是什么“打工皇帝”了。

    但最重要的是,股东和打工仔完全是不一样的。

    皮尔卡顿公司的股东身份还能提升宁卫民社交层次,让他真正登堂入室。

    只要手里有了公司的股权,宁卫民对于皮尔卡顿公司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人,自然就具有了和官场中的大人物打交道的资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