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第七百三十六章 报答(1/6)

第七百三十六章 报答(1/6)

    除了忙,宁卫民没有尽早去见殷悦,还有第二个原因。

    那就是他一时还没想好,该为丢了工作殷悦做出怎样的后续安置。

    或许有人会认为,完全没必要“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宁卫民救了人已经满可以了,难道还得上赶着帮人家找工作?

    还得继续管殷悦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吗?

    这是滥好人啊!岂不是太贱了?

    其实这么想,才是对这句话错误的解读,片面的理解。

    因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说的就是帮助他人一定要恰如其分,才会有好的结果。

    所谓“底”和“西”,固然是说做事就要做到位的意思,却并不是意指必须走向极端。

    要知道,人和人的关系是很微妙的。

    虽然帮助他人是一件好事,助人者理应获得受益者的感激和好感。

    可如果帮助的方式不对,或者帮助的程度不足或过了火,都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对方也许不但不会感激你,甚至还可能会憎恨你。

    比方说,大雨滂沱,一个人送另一人去车站。

    走到最后的几十米的地方,送人的却嫌弃前面有大水坑拦路,扭头回去了。

    让对方仍然成了个落汤鸡,回家还病了一场,这让人家怎么感谢?

    再比方说,有人求上门来,被求的人毫不推诿,出手相助。

    可事情虽然轻而易举解决了,助人者却就此事四处张扬,到处显摆,这应该吗?

    没错,助人者是痛快了,很能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却也会降低这份人情的价值,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古人甚至总结出了“大恩似仇”这四個字。

    说的就是人在承受大恩,却又无法报恩的时候。

    这份恩德就会自动走向它的反面,变成一块压在人心里泰山般重的石头。

    让人心生自卑,觉着自己无能,一辈子都喘不过气来。

    而最终,这份恩德就会转化成受恩者心里一股莫名的仇恨,进而对施恩者充满憎恶和恨意。

    这就是人性啊!

    所以宁卫民,聪明就聪明在帮人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