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第二百四十九章 明珠蒙尘(1/4)

第二百四十九章 明珠蒙尘(1/4)

    本想装一下的,没想到却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宁卫民当然感到挺不好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冒失的代价却是非常值得的。

    因为宁卫民发现,其实要论外销赚钱,京城的绢人儿似乎比鬃人儿还要更合适。

    众所周知,传统人偶在许多国家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热销旅游商品。

    像德国的胡桃夹子,比利时的尿尿小童,美国的小锡兵,日本的艺伎和武士,全都风靡世界。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人偶的样貌和服装,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标志性的人文特征。

    而且这东西还便于携带、可以长期保存,极具装饰性。

    除非家里有爱毁东西的怂孩子或是见什么咬什么的宠物。

    否则只要价格合适,可能人人都愿意买下一个带回去。

    正是因为这样,人偶的尺寸、美观、材质、工艺精细度,才是游客最在乎的地方,是促使他们掏钱的直接动力。

    所以如果拿鬃人和绢人儿来做个对比的话,显然这几方面,是绢人占绝对优势。

    要知道,鬃人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可以利用猪鬃直立时的韧性和弹性造成戏剧效果。

    如把一组鬃人放在铜盘中,以小锤轻敲铜盘边沿。

    那么伴随着“叮当”的音响节奏,鬃人便会转着圈舞动起来。

    一招一式,攻防分明,好像交战厮杀的一场武戏。

    这玩意向来被京城人称作“盘中戏”或“盘中好戏”。

    还有人说它是“铜茶盘子小戏出”。

    甚至被有幸得见的外国人称做了“没有机器的机器人”。

    可正因为如此,这种东西首要制作要求,就必须控制重量。

    重了还怎么舞刀弄枪的啊?

    自然鬃人的盔头盔甲,不少部分只能用纸去糊。

    鬃人的尺寸也就大不了,通常只在十厘米到二十厘米之间。

    如此一来,可描画的程度也有限,影响精致效果是必然的。

    反过来看,绢人可没有什么重量和的限制。

    那就是单纯追求美观和惟妙惟肖的人偶。

    这东西的常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