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第四十七章 治淮(2/3)

第四十七章 治淮(2/3)

梓鸣不似汪宗伊和梁友诰那般与赵然相熟,只是恭恭敬敬道:“治淮造福万世,赵仙师有此宏愿,下官责无旁贷。”

    赵然道:“淮河水祸遗害千年,治淮不仅是造福百姓,也是造福你们自己。老汪和老梁都是知道的,你们两个如今也是羽士了,我敢保证,治淮见效的那天,你二位必破金丹!至于曾布政,若是愿意的话,贫道今晚就给你传法。”

    曾梓鸣之所以赶来,除了治淮本身事关重大、赵仙师名震朝堂外,接受传法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当下喜不自胜。

    闲话已毕,赵然指着山下史河道:“长话短说,整个治淮工程的草案已经给三位看过了,五年计划分三步走,九个字:挖水库、固河堤、疏排道。今年开始筹备,明年正式动工。隆庆七年、八年,在上游史河、淠河、狮河、当汝河、沙颍河等支流修建十八座水库;隆庆八年至十年,加固淮河主河道河堤,将河堤提高一丈;隆庆九年至十一年,疏通和新挖十二条分水河道,沟通洪泽湖、巢湖、长江”

    按照工程计划,将首先兴建史河梅山水库,于是众人一边观看地势,一边讨论拆迁、封堵方案,不知不觉就到了晚间。

    汪宗伊表示,户部已经承诺拨付一百五十万两,分三年到位;曾梓鸣则承诺从河南府库中筹措五十万两。这与预计总投入七百七十万两有着不小的差距。对此,赵然表示,剩下的五百七十万两由他来想办法。

    治淮工程无法立刻见到收益,只会于治理完成之后,在整个大明的发展中逐渐体现出成效来,而且成效也是隐性的,所以不可能由海外垦殖公司以投资的形式出钱。

    真正出钱的,应当是朝廷和总观,治淮工程的最大受益方,除了百姓外就是他们。

    赵然的计划是,请九州阁在真师堂提案,在总观明年的支出中追加一百万治淮费。同时,由宝钞司担保,由工部发行治淮债券,分为四期,每期一百万两,年息六厘,请四季钱庄承销,五年后,从朝廷和总观的税赋增长中拿出钱来还本付息。

    为了打消总观和朝廷对能否顺利还本付息的疑虑,关于这四百万两治淮债券,赵然已经动员海外垦殖公司拿出了一个对赌协议,和总观、朝廷对赌。

    如果五年后,总观和朝廷的税赋增长不及预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