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第四十二章 老朋友(2/3)

第四十二章 老朋友(2/3)

即有人领头,喊道:“还请道长大发慈悲,指点我等一条生路。”

    赵然点点头,道:“贫道回去后,便将至红原白马院担任道职,同时贫道还是楼观派的修行弟子,贫道打算在大君山,嗯,也就是原来的鹧鸪山左近,施行授田之策,帮助各位在红原重谋生业,重立门户。”

    当下,赵然便将他的授田方法详细做了解释。

    赵然在红原准备施行的“授田法”,并非直接授予,而是一种发卖制度。当年在谷阳县施行的授田法在红原行不通,因为赵然并没有承包那么多土地——他如今的身份,也不好如当年一般再行直接出面承包了。

    当然,由官府——即白马院直接授田也不是不可以,但田土的好坏、胥吏的操守、处理时的繁琐,都会带来种种弊端,而且授田的最初几年,官府是得不到任何银钱收益的,这也会影响到他对红原的发展规划。

    赵然的打算,是由官府出面发卖土地,想要耕种的,按照每亩一两到二两不等的价格发卖;想要畜牧的,草场的定价则为三钱到一两。

    具体操作的时候,引入在龙安府已经根基丰厚、制度完备的慈善金,向需要的农户借贷银钱,农户借贷了银钱之后向官府购买,再以低息归还慈善金。

    农户们拿到了土地,在借贷还息的刺激下努力耕种放牧,官府获得了人口和银钱,可以开办诸如水利、修路之类的工程,促进农田牧场的高产以及商业上的流动,从而获得更多的税赋,以此实现民治上的良性循环。同时,道门获得了稳固的信众,渐渐改变红原的族群对比。

    解释完毕,赵然没有逼迫他们立即答应,而是把时期宽限到了回明之后。

    “诸位渡过白河之后,愿意到红原安家落户的,可以跟随贫道前往大君山挑选你们满意的田土和草场,若是不愿的,也可自行回家。”

    说完之后,赵然便转身离去,他身旁的张居正自然又是一路紧跟,不停的向赵然请教,直问了半个多时辰才意犹未尽的回去歇息。

    到了夜深时分,赵然心中一动,打开房门,向门口的明觉道:“大师还不休息?”

    明觉摇了摇头:“将道长送出夏境,小僧此行才算圆满,如何安心休息?也不知何方宵小,竟然打起了道长的主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