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第八章 道门修行理论(2/4)

第八章 道门修行理论(2/4)

合,或者说是凝练。第一滴精炁凝练出来之后,便代表着正式进入羽士境。

    当精炁充盈气海之内。可将其炼化为“胎”,胎为成丹之前兆,又称“丹胎”,其状混混浊浊、粘连缠绵、变化无形。丹胎出现后,修士入黄冠境,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精。神魂意魄精皆定,心肝脾肺肾所属南方赤火、东方青木、中央厚土、西方白金、北方墨水朝元,此为五气朝元。

    道门所云之“丹”,其本质就是气,所以丹胎初成之后。便进入第二大阶段炼气化神。

    所谓炼气,就是将丹胎炼化为金丹,成就金丹大道,便可入法师境。这一关极难,无数道门修士被挡在了金丹大道之外,终生不得寸进。能够成为金丹修士,便算是真正步入了修行的正路之上,和黄冠境以下完全是两个概念。

    炼出金丹之后,便要开始修行本命元神,也就是第二个步骤化神。由这个阶段开始,道门出现了内外之别,也就是正一和全真两种修行法门的分别。

    修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长生,想要长生,就必须炼成本命元神。金丹是法力的凝聚体,无论正一还是全真,金丹都是法力之源,代表的是修为的境界,而不是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正一所代表的外丹道,其本命寄托在符箓之上,称本命符箓,全真代表的内丹道,本命直接寄托在金丹之上。

    符箓可以直接斗法,而金丹不可,所以全真一派也会修炼某种法器与金丹相连,又称本命法器,但却并非真是本命。

    由此开始,外丹道和内丹道在修行上出现巨大的鸿沟,到了最后领悟天道时,外丹道的本命符箓融入天地,可以调动天地和周围环境的力量,以天地为师,称天师;全真则将自身炼为天地,体内炼就宇宙,人体归于本真,称为大真人。此为合道。

    那么魏致真所说的,楼观一派既非内丹又非外丹,或者说既为内丹又为外丹是什么意思呢?

    楼观一派出世极早,当楼观大兴之时,道门其实还没有正一和全真,更不存在内外之别。在本命元神的寄托物上,楼观派道法行的阴阳之道,也称两仪之道,也就是说将本命元神同时寄托在符箓和金丹之上。

    魏致真特意向赵然解释,同时寄托的意思,并不是说本命元神的一半寄托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